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发展乡村旅游 要保持“本色”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8日 14:31:00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发展乡村旅游 要保持“本色”

  乡村旅游作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一大主要选择,已经成为乡村脱贫致富、开放发展的一条有效渠道。

  近年来,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速度飞快,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日出游70%以上选择周边的乡村旅游景点。

  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2018年9月13日,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在湖南召开,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要以农为本、以乡为魂,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着力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积极鼓励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农家乐升级版。

  当前,我市乡村旅游同其他地方一样,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是开发为主,保护不足。我市乡村旅游项目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等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以及保护。第二是缺乏规划。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论证、规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讲规模、不讲质量,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第三是培训不够。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条件极差,蚊蝇到处乱飞、景点鸡鸣犬吠,游客体验感极差,来了一次就不再想来第二次。

  发展乡村旅游要更加注重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要以乡土文化为核心,这有利于改变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

  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保持本色,注重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利用。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开发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相关部门要对乡村旅游开发商进行指导,让开发商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

  发展乡村旅游要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我市2019年脱贫攻坚任务繁重,39.1万人、378个贫困村要脱贫出列,7个贫困县(区)要摘帽(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彝良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发展乡村旅游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把贫困户的住地纳入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规划,并将当地贫困劳动力进行培训后,让他们在乡村旅游企业就业。(刘静涛)

责任编辑:党一郡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