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芭蕉苗寨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6日 09:53:02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芭蕉苗寨的幸福生活

  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休闲广场和村民文化活动室挂着漂亮的大红灯笼,芭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群众沉浸在搬新居的欢喜氛围中。

  近年来,永善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团结乡新田村仰天村民小组芭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9户14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的一个缩影。

  走进芭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看到一户苗族同胞家正支着大锅烧着柴火,煮着自己家做的糯米汤圆,一幅热气腾腾的景象。过去一家5口人住在窄小破烂的土坯房里,加之当地交通不便,过够了穷日子,吃尽了苦头,如今搬到新房里,路也修到了家门口,这让苗族同胞王忠武心里有了说不完的幸福。

  “我家老屋是小土坯房,狭小拥挤,一到雨天,门外稀泥裹满裤脚,屋内还时常漏雨,很不安全。现在我们搬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一应俱全,厨房用上了抽油烟机、电磁炉等现代化电器,还用上了自来水。”王忠武笑着讲述搬迁后的新生活。

  “最怕的是下山,每逢年关想要将家里的牲口背下山去卖,就必须凌晨三四点开始准备,两三百斤的猪肉至少要4个人爬五六个小时的山路才能背到集镇,连人带牲口一起摔下山的危险情况时有发生。”王忠武说。

  如今村民们搬下山,子女上学方便了,进城就医方便了,外出工作方便了,观念也改变了。

  据新田村副主任韩德志介绍,目前全村除11户进城安置外,其余均居住在芭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每家每户积极退耕还林发展方竹产业,走上一条生态致富路。

  村里还整合了607万资金,硬化了村组主干道1600平方米、挡墙2700平方米,安装了十余盏路灯,有五六户村民买了摩托车。

  熊明鑫是土生土长的仰天村民小组村民,是村里的四个大学生之一,学的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现在在新田村做扶贫志愿者,负责脱贫攻坚低保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他说:“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们更应该努力读书,让我们这个美丽的‘芭蕉’向阳而生,让大家的日子像芭蕉一样香甜。”

  “现在有政府的支持,只要大家努力勤奋,以后我们的日子会更好!”68岁的王忠武乐呵呵地说。(通讯员 王铫)

责任编辑:李享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