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永善之窗 >>  正文
永善县冷米村“三推进”助力脱贫冲锋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0日 16:54:35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通讯员 谢玉涛 张涨)在脱贫工作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永善县茂林镇冷米村以“三讲三评”、易迁建设、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吹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科学编制搬迁规划,统筹兴建各类基础设施,全面落实培育配套产业,激发卡户自身动力,多措并举,助力贫困户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换穷貌。

  推进“三讲三评”激发“三方”动力

  驻村干部结合村情社情,进村入户大力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扶贫课堂、“三讲三评”相结合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联手村“三委”主动上门,采取多种方法召开“三讲三评”会议,让“三讲三评”进入每个村民小组,评到每户卡户,有效地促使干部切实履职担当,红脸出汗,查找到自身短板与不足,谋好脱贫工作,当好致富“领头羊”。

  “三讲三评”关键在落实,意在提升卡户整体素质。冷米村以卡户中党员为突破口,以“三课一会”为契机,采取“院坝会”、“火塘会”等方式,让党建与“三讲三评”工作“双推进”。同时,以宣传册、微信群、专题宣讲等方式,大张旗鼓弘扬“正能量”,宣传本村“致富能手”培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教育引导卡户“须自强、讲诚信、懂感恩”,激发卡户内生动力,主动参与意识,提升贫困户精气神,转变贫困户家庭状态,当好脱贫“顶梁柱”、“金甲军”,为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冷米村通过“三讲三评”工作,激发驻村干部、村“三委”、卡户三方动力,全村已形成“帮者有成效、干部有履职,贫者有动力”的良好氛围。

  推进易迁建设卡户喜迎新房

  冷米村自然环境恶劣,山高坡陡,交通不变,基础设施落后。2018年,冷米村以易地安置、产业扶持为抓手,着力建设冷米村大坪子易迁点,实施“交钥匙”工程,让贫困户挪出“穷窝”,彻底改变“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状况。

  大坪子易迁点于2018年4月21日开工建设,是目前永善县最大的易迁安置点,安置点及配套设施占地90多亩,采用集中、独栋、多户模式,配套建设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及“美化、绿化、洁化、亮化”、畜圈等工程基础设施。易迁点坚持省级示范标准,市、县高度重视,严格要求,镇政府、村“三委”干部、监理公司、驻村干部下足‘绣花’功夫,每月定期检查督促施工进度,对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时间进度表,定期与施工方交流对接,确保质量、进度、安全有机统一,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做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

  大坪子易迁安置点搬迁对象为汉族和苗族居民107户487人,其中苗族44户86人,总投资2100多万,目前,易迁点“民建”和“公建”基本竣工,易迁点已完成抽签分房工作,卡户正在陆续择时搬迁入住。

  推进产业发展保障脱贫增收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冷米村积极探索创新,依靠土地资源优势,找准致富增收点,整合公司、合作社、大户、“能人”对卡户多要素帮扶,打通技术帮扶“最后一公里”,实现对卡户技术服务常态化、全覆盖,让产业发展成为冷米村精准扶贫的‘发动机’和‘铁抓手’。努力增强“造血”能力,着力发展马铃薯、养殖、贡椒、党参四大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卡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问题。

  冷米村立足实际,以公司、“大户”、合作社为依托,采取“公司+合作社+卡户”、“大户+合作社+卡户”、“能人+合作社+卡户”等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寄养代养、入股分红、就业帮扶、直接帮扶等扶贫模式,将全村250.5万元养牛资金入股永善县通源牧业有限公司,确保易迁点卡户产业全覆盖。重点推广村民小组组建合作社的家庭农场模式、村“三委”干部带头模式、“能人”带动模式,通过入股企业分红、资产收益分红、村民小组合作社分红等带动卡户致富增收。

  目前,已有8个村民小组组建养羊合作社,共计养羊630只;规划种植贡椒和党参各1000亩,土地流转全部完成,党参种植初具规模;村“三委”干部牵头成立博康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种植100亩马铃薯运营投产,带动周边卡户种植马铃薯600多亩。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