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到大关县木杆镇甘顶村委会采访时,村“三委”全体工作人员正在商量解决一个村民小组的饮水问题。2017年11月,程良林受组织安排担任甘顶村党总支书记,在近一年时间里,他带领村“三委”工作人员,在驻村工作队的鼎力帮助下,甘顶村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全面推进,受到了群众好评。
接受安排,勇担脱贫重担
2017年11月,大关县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刻,而对于交通相对滞后,群众思想难统一的甘顶村来说,各项工作推动不力。木杆镇党委政府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思路,在多方考察、认真研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调优配置的思路将时任向阳村主任的程良林调至甘顶村任村总支书记。
接受组织安排的程良林初到甘顶村,看到整个村寨脏、乱、差现象突出,村民的自主意识薄弱,群众来访现象突出。面对各种矛盾,善思的程良林凭借着当村委会主任的多年工作经验,与驻村工作队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走遍了全村25个村民小组,把所有问题进行梳理与登记。通过召开驻村工作队、党代表、村民代表等会议,把存在的问题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做了时间流程表,并进行逐一解决。
为群众着想,赢得群众支持
程良林知道,人活一口“气”,群众只要“气”顺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但要抓好这些小而杂的工作,首先要抓好党的战斗堡垒及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工作。为此,程良林带着驻村工作队员、村委会人员从群众最关心的低保工作入手,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对所有的低保对象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排查。通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议的形式进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评定,坚持符合的进,不符合的退,最终将不符合低保政策的350余人进行申报剔除。此项工作的整改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也为程良林下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在驻村工作队长(国家行政学院技术信息部副主任)张北发的倡议下,程良林着手改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他协调项目在蓑衣沟新建了一处垃圾填埋场,申请国家行政学院解决经费8万元采购了一辆垃圾清运车。村总支在党旗的引领下,组织党员、干部、学生进村入户捡拾垃圾,并召开村民小组会议,确定了村卫生管理制度,规定每户村民卫生都实行“门前三包”,并定时清运垃圾。为了减少支出,程良林带头义务开垃圾车上门收垃圾,有驾照的驻村工作队长张北发、村委委员顾兴餐也主动加入清运工作。就这样,上门收垃圾工作从未间断,群众的卫生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此措施的推行更赢得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同时,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程良林坚持夯实活动阵地建设,将相对弱化的支部实行优化合并,将老年化、人员少的海子支部与作坊支部进行合并,修建了78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将支部党员会、三会一课等支部活动有序开展起来。目前,全村活动场所共新建4个、改建1个,形成了活动有载体,学习有场地的良好氛围。党员的带头作用、示范引领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夯实基础,做实产业谋富路
面对贫困发生率高,群众致富后劲弱的现实。程良林深知,要发展产业,就得先夯实基础,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甘顶村与高桥、吉利两个乡(镇)的多个村接壤,而交通成为了相互往来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村总支带领村委会成员、驻村工作队员通过协调争取项目资金硬化与新建通组公路。目前,上坝至向阳村张家坡、蓑衣沟至吉利镇营底村两条道路硬化基本完成;下坝至高桥镇普楚村已经完成了回填、路基调型,正转入混凝土浇筑工序。由于改善了这几条与相邻乡(镇)的主要通道,群众出行与产业互动更加密切。特别是由国家行政学院支持的100万元资金,新建新街至甘田公路4.8公里,2018年3月已经全面贯通投入使用。
有了良好的交通网络,程良林思考着强化全村产业建设与村集体经济建设。借助大关蜜蜂养殖机遇,把贫困户户均2800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入股到大关兴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76户贫困户451群蜜蜂的养殖规模,并按每年利润的12%进行分红。同时,在村总支的倡议下,合作社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带动大面群众进行蜜蜂养殖。目前全村共有三个蜜蜂养殖基地,总数达到800余群,计划明年将发展到2000群左右,实现产值150万元以上。村集体公司采购35群蜜蜂入股合作社,每年由合作社分红村集体公司7000元。同时,程良林还思考着把村集体的3493亩集体林进行升级改造,引进企业来进行协作开发,由村集体公司负责管理与抚育,中标公司进行统一收购竹笋,每吨交集体公司200元的管理服务费,在带动群众致富的同时,也实现村集体公司收入稳步增长。
记者 毛利涛 通讯员 朱仕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