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昭通市农业科学院相关专家赴鲁甸县水磨镇,对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滴水村种薯扩繁基地繁育的“云薯505”原种进行田间实收测产。记者在现场获悉,此次测产的马铃薯原种亩产达到3930.25公斤,打破目前云南省马铃薯原种亩产的最高纪录。
“马铃薯原种产量一般都不高,我们在省里测过几次,亩产最高的时候也只达到了2900公斤。没想到今天种薯测产效果这么好,亩产达到了3930.25公斤。”站在种薯扩繁基地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隋启君欣喜地说。
“‘云薯505’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品种,根据目前测产情况来看,原种繁育产量高,具有抗病、耐储存的特点,在昭通示范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胡祚说。
过去,传统的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由于脱毒种薯价格较高、产量较低,种薯的种植、推广都非常困难。而今,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通过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紧密合作,积极探索,采取抱窝稀植的方式来生产种薯,不断提高繁殖系数,大大降低了种薯的生产成本,让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种薯来栽种,有效破解了长期以来制约种薯发展的瓶颈,使马铃薯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贫困群众实现增产增收。
记者 谭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