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发挥妇女“半边天”脱贫作用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0日 10:09:07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分享至:

  妇女能顶半边天。脱贫路上,妇女自强不息,学以致用,不断提升素质,也能“大帮小补”走出家庭困境,快速增收致富。

  决胜脱贫攻坚应全民参战。从外地的成功经验看,发挥妇女“半边天”脱贫作用,主要应做到“八强”。

  一是强“自我脱贫”意识。采取有效形式教育引导,改变农村妇女“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旧观念,把“坐等脱贫”变为“主动脱贫”,并以“典型”开路,力走“市场化”之路,提质增效,勇于进取,形成“你追我赶”的创收局面。

  二是强农业科技技能。立足妇女素质提升,以夜校等形式,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学科技用科技活动,不断提升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同时,要引导妇女党员成为带头人,带动农村妇女一起成长。特别是要开展农业技能竞赛活动,造就一批妇女能手,发出“示范田”导向,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是强畜牧养殖业。建立畜牧示范基地,深化“畜牧兴家”精品工程,助推畜牧业提档升级。特别是,在发展奶牛、黄牛、生猪、肉鸡等养殖上,要加大农村妇女“专业化”养殖的培训力度,造就一批妇女养殖大户,提升市场竞争力,带动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

  四是强专业合作社引领作用。鼓励支持特色产业基地以“专业合作社”运作方式,广开渠道,打开市场,让特色产业不断增强风险抵抗力,从而做大特色产业,发挥“规模”效益,占领更大的市场。特别是要走出“小敲小打”困境,着眼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发掘当地优势资源,形成产业“连片”态势,稳步推进产业发展。

  五是强劳务增收。整合社会力量,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就地培训农村妇女,让她们不出远门就能服务家乡,就地劳务增收。

  六是强庭院经济。发挥农村妇女“养鸡养鸭、种菜种果”的本事,让她们足不出户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七是强手工制品。充分发挥乡村“能工巧匠”带动作用,传承“刺绣、编织、陶制”等手艺,让农村妇女以一技之长巧手找钱。

  八是强民间美食传承。不少农村妇女都是制作民间美食的能人,一些农村妇女还是推豌豆凉粉、熬制麦芽糖以及烙粑粑、做豆酱的高手。这些民间美食推向市场很受欢迎,有的由小到大做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好。民以食为天,一名亡夫的农家妇女,在家门前路旁炸洋芋油糕卖,供出三名大学生。因此,积极引导农村妇女互相学习,做好民间美食传承,也是农家一项不小的增收渠道。(李云飞/文)

责任编辑:张轩玮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