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永善县黄华镇种好“三棵树”铺筑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6日 15:13:46  来源:
分享至:

  近年来,永善县黄华镇立足独有的气候和资源优势,按照“一园三带五区”的产业发展思路,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着力种好花椒、砂仁、白橘“三棵树”,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种好“花椒树“。时下,黄华镇市场上一片繁忙,花椒收获了,椒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忙着与花椒营销商讲价还价,好让自家的花椒能卖个好价钱。黄华镇素有“金江花椒产业大镇”之称,在这里生活的村民世代都把花椒作为收入的主要产业。

  该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谋划后,引导群众规范化、标准化、技术化种植花椒,动员群众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土地整合起来,由原来“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积极探索花椒提质增效新方法,邀请专家到点对群众进行集中培训,充分发挥当地种植大户引领作用,把这棵树从大规模种植逐步转移到提质增效上,提升花椒的产出和品质。目前,该镇花椒种植面积52000余亩,投产面积40000余亩,分布在全镇14个村(社区),年产量可达到7000余吨,年产值3.5亿余元,通过提质增效,可实现群众在原有基础上年增收1000余元,花椒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种好“白橘树”。每到秋收农忙时节,站在高处举目眺望,黄华金寨、黄葛、朝阳、黑铁、甘田等地到处都有挂满枝头的红果果,星罗棋布地镶嵌在金沙江畔。

  该镇抢抓县委、县政府大力打造黄华橘园特色农业庄园的契机,按照白橘规模化种植、无公害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培育专业种植户,加强对白橘的种植管理,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努力提高白橘产量和品质,全镇白橘规模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高,白橘产业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黄华镇白橘种植面积5000余亩,投产面积3000余亩,分布在金寨村、黄华社区、黄葛社区、朝阳社区、黑铁村、甘田村等6个村(社区),年产量可达到6000余吨,年产值7200余万元,可实现群众年增收800余元,白橘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种好“砂仁树“。金秋八月,走进黄华镇朝阳社区青杠农业开发区,千亩连片的砂仁呈现在眼前,沉甸甸的砂仁果儿弯着身躯,阵阵微风吹过,摇曳生枝,像是欢迎前来的客人。

  黄华镇借助县里开发金沙江经济带特色产业的东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砂仁林下经济,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组织开展砂仁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科学种植水平,不断增加砂仁“含金量”。目前,黄华镇砂仁种植面积40000余亩,投产面积30000余亩,分布在除新坪村外的13个村(社区),年产量可达到300余吨,年产值800余万元,通过带动群众对砂仁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种植,可实现群众年增收300余元,砂仁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通讯员 马进荣 肖祥松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