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昆明,昆明——昭通。
结婚三年多来,毕小艳一直疲于奔波。为了和丈夫团聚,同时又能多陪伴父母,几乎每两个月她都要在婆家和娘家之间往返一次。
“累,实在是太累了。”毕小艳向记者介绍,过去自己一个人,怎么辛苦都无所谓,但现在有了孩子,可再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2014年,家住昆明市盘龙区的毕小艳与相识多年的大学同学张先生登记结婚。张先生是昭通彝良人,目前在昭阳区平安保险公司工作。
婚后,毕小艳辞掉在昆明的工作,随丈夫定居于昭阳区长青路教师小区,做起了全职太太。
“基本上在昆明待两个月,又在昭通待两个月。”毕小艳说,丈夫平时忙于工作,每次回昆明看望父母都是自己一个人,所以和丈夫长期处于异地分居的状态。
2015年,毕小艳和张先生的爱情结晶——轩轩(小名)在昭通妇幼保健院降生。出生不到一个月,孩子突发湿疹,带去医院检查时发现右边胸部长了血管瘤,必须马上住院治疗。毕小艳一听,可吓坏了,手足无措。由于丈夫忙于工作,她只能独自带着儿子上昆明治疗。
“对于一个年轻妈妈来说,最大的无助莫过于遇到困难,丈夫时常无暇顾及,父母也不在身边,连商量的地方都没有。”向《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说到这里,毕小艳语气低落。关于孩子的成长,她也充满了担心。由于孩子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较少,胆子特别小,带他去公园玩,受到调皮点的孩子欺负,他只会躲着哭。毕小艳知道为了孩子,自己不能再这样两边跑了。
“这次回昭通来,正好接近年关,我们准备将这边的亲人一起接往昆明过年,一家人好好团聚。”毕小艳告诉《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年后自己将带着轩轩随丈夫一起回昭通。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就安心出去找一份适合的工作。
在爱情和亲情面前,毕小艳总是难以兼顾,团聚似乎永远隔着一张车票的距离。但她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自己将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记者 谭光吉 实习生 杨敏(昭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