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昭通频道/ 要闻
鲁甸灾区:山欢水笑迎新春
2018-02-14 19:12:23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谢毅)2月13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地震灾区鲁甸县迎来难得的晴好天气。鲁甸县城的主街道、广场,大红灯笼、彩灯高高挂起,熙熙攘攘的人们精心挑选年货,春联、年画、糖果、烟酒、各类蔬菜肉食等商品琳琅满目。从鲁甸县城出发,驱车不到一个小时便来到鲁甸6.5级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灾区群众正忙着贴春联、挂灯笼、购新衣、炸酥肉、打扫卫生、置办年货……无论是崭新漂亮的集中安置点还是偏僻的小山村里,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欢快地迎接春节。灾区的年味,越来越浓。

“肖大妈,给我来3公斤糖果。”“肖大妈,我要5公斤花生”……在龙头山镇集镇农贸市场,开副食店的肖金莲忙得不亦乐乎,在外工作回家过年的女儿也忙着在一旁打下手。这天,正好是龙头山镇除夕前的最后一个赶集日。从四里八乡赶来的乡亲们徜徉于肉食摊、炒货摊、水果摊、服装店、家电门市……原本冷清的街道、农贸市场变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到处是卖衣服、卖吃货、灯笼、对联、鞭炮烟花的,叫卖声、喇叭声响彻一片。有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全家总动员”,各取所爱,喜气洋洋地选购着年货。

“地震过去三年多了,现在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地震前,党和政府的恩情实在说不完。”夕阳的余晖中,满载而归的龙泉社区群众张开友笑得合不拢嘴。

穿行在龙头山镇,记者看到,昔日疮痍满目的废墟上,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沥青路蜿蜒山间,一栋栋安全漂亮的楼房奇迹般崛起,一处处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集中安置点飘荡着欢声笑语……春风融融拂农家,喜气洋洋过大年。幸福和吉祥洋溢在家家户户的院落,也写在每个村民的脸上。春天里,阳光下,希望正播撒在这片饱受摧残的大地上。目睹灾区沧桑变化,蓦然发现——在感恩情怀中,鲁甸已然重生。

灰街子是龙头山镇最大的集中安置点,共安置有400多户受灾群众。走进该安置点,“自强不息,感恩奋进”8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分外耀眼。刚建成不久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在排练自编自导自演的舞龙灯节目,忙着布线、搭建文艺演出舞台。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勇拼搏,我们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地震已经过去三年多,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我们要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社会、感恩全国人民!”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邵发平告诉记者,前不久,龙泉社区灰街子小组的群众自发筹备了一场“知恩感恩腊八百家宴”活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欢度“腊八节”,表达对关心支持龙头山发展建设的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届和爱心人士的谢意。春节期间,他们将组织以“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共贺重建家园”为主题的春节文化系列活动,包括群众集体包感恩汤圆、打糍粑、抓凉粉,翻抛团、踢毽子、跳绳、打陀螺、踩高跷、拔河比赛等体育项目竞技,舞龙灯、广场KTV、文艺演出、篝火大联欢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十九大精神,满足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过一个其乐融融的新春佳节,激励大家感恩自强奋进。

夜幕降临,灰街子广场上依旧歌声悠扬、欢声笑语不断……浓浓的年味里到处都透着灾区群众心怀感恩、红火热闹、欢乐祥和的氛围。

夜色阑珊,汽车穿过鲁甸县城。除夕未至,这座滇东北高原的小城处处灯火辉煌、流光溢彩。鳞次栉比的高楼、华灯齐放的街景、色彩斑斓的夜色,街上的行人或疾步快行,或慢步徜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尽管天气萧然,但寒冷中已透出阵阵暖意,鲁甸城乡处处洋溢着群众热热闹闹喜迎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冲淡3年前地震带来的阴霾。

辞旧迎新的脚步声中,一个从创伤中步入新生的鲁甸,正迎着春天的脚步,喜笑颜开满怀信心走进了新时代,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新征程上,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灾区干部群众正以不屈的精神、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在新家园上昂扬奋进。

责任编辑: 乐诚弘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