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昭通/ 热点新闻
半城山水满眼绿 湖滨园林新绥江
2018-02-05 14:10:07   来源:昭通日报
分享至:

半城山水满眼绿,湖滨园林新绥江。
 
“保护生态环境 共建美丽绥江”万人签名活动。
 
县城逗号码头。
 
美丽乡村。
 
花儿装扮的县城。
 
万里来客“红嘴鸥”。

“刚搬迁上来那会儿,到处脏乱差,尘土飞扬,生活垃圾、建筑弃碴乱堆乱放,那时的绥江大家叫‘灰江’,女的叫‘灰姑娘’,男的叫‘灰太狼’。”提起几年前的生活,家住绥江县城玉泉社区的居民凌月香记忆犹新。她高兴地告诉笔者,现在好了,县城环境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漂亮得就像一幅山水画。

 2012年6月,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绥江县六万移民在房建还没完工、市政设施极不完善的情况下搬入新县城。五年来,绥江县委、县政府以“四城同创”为契机,全面开展提升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高标准、高品位、高起点打造“中国西部最宜居宜游宜业的湖滨生态园林县城”。几年来,绥江县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县城”、“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候鸟旅居十佳口碑榜”、“中国最美丽县城”、“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

一步一树、一步一花、一步一景,开门见绿,推窗即景,半城山水满眼绿,湖滨园林新绥江。不管哪个季节,走进绥江县城,到处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花香四溢的景象。

2013年初,绥江全面启动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7亿多元用于县城道路、小区、机关单位、景点、护坡绿化以及公园、广场建设,共建成一个综合性公园、两个休闲公园和一个全市规划设计最完善的城市综合广场,小区绿化覆盖率和单位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55.62%和51.75%。实施了“百棵古树进新城”工程,保护性移植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 278 株。建设中,县委政府明文规定,所有公园绿地、机关单位不准“设围”,不准建设一米围墙栏杆,让所有绿地、活动场所都与市民零距离 “亲密接触”,市民可以自由出入,犹如自家的“后花园”。

一条条宽敞明亮的马路上,大小车辆川流不息、井然有序,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人行驿道干净整洁,不见丁点垃圾……“没想到,曾经的 ‘堵城’和‘灰江’,几年就变得这么漂亮、卫生和文明。”无论是返乡的游子,还是到绥江玩耍的游客,无不对现在的绥江县城啧啧称赞。

城市经营三分建、七分管,县委政府结合实际出台了堪称全省最严最细最管用的城管制度以及相关督查考核办法。全县90家机关单位2000余名干部职工对县城所有街道实行领导联系、单位包街、职工上街工作责任制,并在各街道口立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城市综合管理,规范经营路牌、广告和夜宵摊点,取缔三轮车、电动观光车1000 余辆,开通城市公交和出租车。县城内1000多家商铺全部实现“门前五包”(包卫生、绿化、美化、秩序和设施完整),签订责任书。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绥江县还启动了“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城市“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深入开展文明行为规范、道德建设、行风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整脏治乱等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晨曦初露的清早,绿树掩映的广场、公园内,成群的市民或翩翩起舞,或慢跑健身,享受着城市变化带来的惬意 ;大街小巷、医院学校,“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公益广告不时可见,让人 眼 前 一 亮 ;“ 自 强 诚 信 感 党恩”、“牵手文明乡村行”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大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绥江人的精气神在不断提升,绥江人的言行礼貌在不断改变……

“十三五”期间,绥江县在巩固提升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县城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绿满绥江”、“清洁绥江”行动,全力创建国家级“园林、卫生、文明、平安”县城,努力把绥江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绥江。

本版图片由绥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通讯员 谭平才(昭通日报)

责任编辑: 赵黎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